轻质木材,原产于热带南美,是世界上最轻的商品木材。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国外引种轻质木材。经过多年的引种试验,从育苗、栽培、林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一套成熟的轻质高产木材栽培技术。今年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广泛种植,今后将加快产业化发展。
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70亩轻质木种植示范基地内,高10米以上的轻质木树拔地而起,高大粗壮。看外观,轻木似乎和其他热带树种没什么区别。直到研究人员在记者面前轻而易举地举起了一根半人高的轻型木桩,人们才忍不住想知道木头会这么轻。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经济植物实验推广站工程师华帅:“轻木是木棉科的常青树,生长很快。目前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典型热带树种之一,树高一年可达6至7米。一般4到6年就能成为木材。”轻木之所以轻,其中一个原因是生长非常快,细胞壁物质积累少,厚度小,从而形成低密度木材。天然香脂干燥后每立方厘米仅重0.1~0.2克。轻木除了重量轻,还具有其他天然木材无法比拟的低密度、高强度、隔音、隔热等优异性能。因此,轻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建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多年来开展了轻木引种驯化和原料供应本地化研究,充分掌握了轻木育苗栽培技术,培育了两个适合西双版纳生长的优良品种,并在西双版纳低海拔地区成功种植。据悉,长期以来,中国的轻木原料主要依靠从厄瓜多尔等国进口。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的倡导,中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轻木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制造。受今年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轻木原料供应紧张,已成为风力发电的“瓶颈”材料。在西双版纳推广轻木种植,建设产业集群,将改写中国长期依赖进口轻木原料的历史。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长陈进说:“轻木需要生长在热带风平浪静的地区,更适合它在中国的生长,也就是西双版纳的低海拔地区。在州党委和州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已经开始在勐腊县大规模种植。现在已经开发种植了1500亩,今年计划种植2000亩。”
陈进主任告诉记者,轻木4年左右就能成材,每亩一次性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平均每亩年收入3000元或4000元,经济效益可观。轻木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产业化,不仅可以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增添新的途径,还可以丰富西双版纳乃至全国的热带经济树种,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