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本地区的林业总产值跃居全国第二,木材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形成千亿元产业集群。森林抚育面积、木材产量、国家储备林建设规模和建设质量、林木采伐许可证发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开展林权流转合同鉴证贷款试点,以创新的方式推动金融信贷资金落地800多亿元,完成世界第一个CDM林业碳汇项目。林下经济与林业生态旅游共同崛起,发展成千亿元产业,与木材加工业共同形成“千亿元集群”。
今年年初,广西林业传出喜讯:“十三五”期间,全区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8%,2020年达到7500亿元,五年实现“三步走”——从第五位跃升至第二位。
经济工业化:
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春暖花开,自治区“双百双新”工程容县高林公司中(高)密度纤维板技术改造工程正有序推进,工程建成后将成为纤维板产业的标杆。
"十二五"期间,我区木材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已建和在建的木材加工园区达32个,各类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园)1222个,入园企业2400多家。广西、贵港、玉林等地已形成了绿色家具家居产业集群,桂林、柳州、百色等地已形成木竹制品产业集群,梧州、河池、防城港等地已形成林产化工产业集群。
到去年底,全区木材加工、造纸等行业产值达二千九百亿元,年均增长百分之十四。年生产能力5000万立方米的人造板年增长率为10%,位居全国第三;
2020年,通过建设“定制药园”、“定制菜园”、建立基地、做品牌、开拓市场,我区林下经济产值达到1235亿元,年均增长11.6%;通过打造“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举办森林康养论坛、建设精品示范基地,实现了林业生态旅游产值1300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6倍多。
工业生态学:
全国领先的绿化功能。
"十二五"期间,我区大力实施林业"金山银山"工程和"绿色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森林城市系列活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10个设区市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一批“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森林村”“全国美丽乡村”正在争奇斗艳。
三个主要林业指标: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生态价值持续增长。五年间,全区每年造林300万亩,义务植树8000万株以上,森林蓄积量年均增长3900万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产值年均增长600亿元。今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2.5%,森林蓄积量达9.35亿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达到1.5万亿元,林木采伐许可证发放总量达4200万立方米,比全国总量多40%。
在绿化生态建设中,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本地区积极发展油茶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823万亩,位居全国第三。五十四个贫困县的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林业生态和产业扶贫累计带动贫困人口一百二十万人稳定脱贫。
管理现代化:林果业发展步伐扎实。
"十二五"期间,在全区率先开展林权流转合同凭证贷款试点,通过创新"政银担"合作模式,创新"公益林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去年,全区实现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61亿元,参加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农户达1.45亿亩,专业合作社1800多个,入社农户4.5万多户。改革推进金融信贷资金落地800多亿元,启动筹建广西高质量发展林业基金10亿元,建立广西国控林投自有融资平台,完成全球第一个CDM林业碳汇项目。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空天地网”一体化动态监管体系,形成准确度最高的林地“一张图”;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公益林面积达到8178万亩。石漠化面积比重下降,治理效果稳居全国第一。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建立了223个自然保护地,黑叶猴、瑶山鳄蜥等世界第一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第三。
在"十五"期间,广西将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管理现代化"为主线,全面推进林长制,以建设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林业示范区为抓手,力争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2.6%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