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方面的压力以及产品通知导致的产能过剩的库存压力都使得人造板行业的发展有些艰难,2018人造板行业整体都到了转战升级的必然时刻,单单的提升产品的价格是不能缓解压力的,人造板行业唯有提升产品的质量,有性价比的产品才有竞争力。
传统的规模扩张之路,在目前可以说是宣告终结。在终端的市场,需要突破传统商业操作手法的局限,进行升级突破、变革创新,力图寻求创造出新的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努力拓展市场的想象空间。不可避免,未来卖场和经销商的出路是“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的调整。
但是人造板卖场专业性比较强,需要专业的运作团队才能操作好,许多卖场项目运作失败,主要也跟经营思路及运作模式有关。不促销的时候,大家都低迷,不容易看出卖场和商家的运营能力,一促销的时候,那些使不上劲的卖场和商家真是相当危险了。不管怎么样,人造板企业在2015转型已经是必然,卖场化可能只是其中一种,能不能走远还要拭目以待。
单单的提高产品价格治标不治本
面对成本的重压,一些人造板企业采取了最直接、最见效化解成本压力的方法——涨价。据了解,2014年以来,不少人造板品牌无惧市场的销量压力,纷纷上调了部分产品的价格,而更多的人造板企业则是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提高了相关产品价格。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造板企业坚守住了,并没有随大众而涨价,而是希望通过别的方式来应对成本上涨的局面。
人造板产品涨价对企业而言,自然是喜闻乐见,但是消费者能否买单就不一定了。而且人造板企业必须认识到,提高价格是一种表象,它不应是成本的转嫁,单纯由消费者买单。其背后还需要人造板企业从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品质等方面不断提升,从而实现产品的高品质、高附加值、高价值、高价格的顺次递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