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最近,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为林业加快绿色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去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我们需要的金融体系》报告指出,全世界利用金融体系促进全球经济向绿色发展大转型,是一场正在展开的“无声革命”。随着“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设定以及巴黎气候协议的成功签署,2016年将成为调动万亿计美元推动以绿色发展为重点的“绿色金融年”。世界上主要国家美国、英国、法国等,都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2015年,仅发行绿色债券一项,世界银行、各国商业银行、企业便筹集资金400亿美元,用于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
目前,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进入了突破性阶段。《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研究银行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鼓励绿色信贷资产的证券化。2015年发布的《绿色金融债券公告》,将资源与生态保护等,确定为重点支持领域。其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实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灾防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采取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经营和保护、推进生态农牧渔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未来5年中,中国每年需要在绿色领域投入大约2.9万亿人民币。绿色金融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考虑到中国过去3年平均每年的林业投资完成额仅为3000多亿元,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投资总量少、投资效率低、投资渠道单一的林业“投资洼地困局”将得以破除,中国林业发展将迎来重大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政府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表现出来的坚定态度,引起广泛关注。伦敦绿色金融时报网站为此发表专题文章,认为发展绿色金融是中国政府应对发展转型和生态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是为国内民众带来积极成果、展示大国责任的重要途径。文章表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可以“造福各方”,是“全球投资者的机会”;盛赞“中国绿色金融的推进,将促使国际社会再次相信,中国正致力于打造平衡、可持续的未来”。